2024优秀工程 | 成都市金牛区排水户内部排水管网普查测绘项目

日期:2025/2/25 15:22:59 作者: 浏览次数:342 分享:

>>>>编者按<<<<

为发挥优质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发地信行业创新活力,协会特设“优秀工程”宣传专栏,展示优秀工程项目风采,分享项目创新特色,推广先进管理经验。


成都市金牛区排水户内部排水管网普查测绘项目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水污染治理攻坚行动相关工作部署,抓源头治理、补设施短板、强收集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城区雨污分流,全面提升河湖保护和治理能力,同时深入贯彻成都市委、市政府水污染防治计划及相关工作部署和变革水务管理体制推进供排净治一体化要求,补齐金牛区绕城内排水设施短板,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成都市金牛区农业和水务局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开展成都市金牛区排水户内部排水管网普查测绘工作,摸清金牛区排水户内部排水设施运行状况及雨污分流分布情况,为下一步城区雨污分流及管网修复,提供基础数据。

项目内容

对金牛区范围内所有排水户(约3480户)内部排水管网进行普查测绘,普查面积约为108km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项目现场勘察测绘、探测点标绘、管网图纸等所有测绘成图工作,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

(管网普查现场)

项目亮点

面对点多面广、环境复杂、管道种类多样、组织协调困难等诸多挑战,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项目团队积极创新,引入多项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1.先进设备助力高效测绘

项目通过CCTV检测机器人和QV潜望镜,精准查清管道材质、管口标高、管径及淤堵等情况,大幅提高了测绘效率及准确度。这些设备的应用有效克服了传统测绘方法在复杂环境下的局限性,降低了外部因素对普查工作的干扰。

(CCTV管道机器人检测过程)

2.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助力精准测绘

针对排水户种类多、普查难度大的问题,通过集成多类型传感器如北斗GNSS、全站仪、激光雷达、磁力仪、地质雷达、惯导等,综合利用各传感器的优势,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管线信息,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处理和分析,为管线的综合管理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3.自主研发创新,提升工作效率

面对海量的多源数据,项目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冶地下管线数据采集系统V1.0”,确保采集的特征点属性信息的完整性和管线连接属性的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研发了一套管道缺陷智能化识别系统,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和多尺度检测模型,对大量的管道检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分析,准确识别各种类型的管道缺陷。缺陷识别过程基于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了识别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精准、智能的管网普查方法。

(管道缺陷智能化识别系统)

(中冶地下管线数据采集系统V1.0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

4.科学管理,高效实施

普查过程与业主单位、城管单位、成控单位保持密切沟通,主动对接,做到精心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科学拟定工程进度计划,严格落实进度周报制度。积极协调生产与质量进度,运用PDCA循环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普查过程做到资源配置优化,强调工作流程简化,并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项目管理经验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成立了测绘党员服务队,他们以国测一大队为榜样,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敢挑重担,为项目完美履约贡献了积极力量。

1.组织管理

为达成项目总体目标,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与高效的管理机制,保障项目顺利、高质量推进。

成立单独项目管理部,全面负责项目的统筹协调与科学管理,下设多个职能小组,包括清淤检测组、质检组、有限空间作业组、综合协调组、应急管理救援组等,各小组分工明确,协同高效,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健全项目管理制度,涵盖技术标准、质量管控、安全生产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三检一验”制度(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院总工办抽检,监理验收),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可控。同时,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与演练,保障项目实施过程的安全性。

定期组织项目推进会,邀请各小组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参加,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微信群和线上协同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任务快速下达,确保各小组之间沟通顺畅、协同高效。

2.技术管理

(1)技术方案制定与优化

项目启动前,组织技术骨干深入调研排水管道普查测绘的技术要求,结合金牛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技术方案。方案涵盖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成果交付等全流程,并经过多轮内部评审与专家论证,确保技术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

根据项目进度,项目管理部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会,邀请行业专家对排水管道测绘技术、数据处理软件操作、质量控制要点等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在现场作业阶段,安排技术骨干全程跟班指导,及时解决作业人员在数据采集、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项目技术环节的顺畅推进。

(3)问题反馈与技术改进

建立完善的问题反馈机制,现场作业人员在遇到技术问题时,通过线上平台或书面形式及时反馈至技术保障组;技术保障组对问题进行分类整理,针对普遍性问题制定统一解决方案并及时发布;对于复杂问题,组织专家团队进行专项研讨,确保问题快速解决。此外,项目团队定期对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持续优化技术方案,提升项目整体技术水平。

3.质量管理

(1)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

项目严格遵循ISO 9001:2015+GB/T 50430-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公司《质量管理规定》,构建了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从项目策划、技术设计、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到成果交付,每个环节均纳入质量管控范围,确保项目全过程受控。

(2)预防与过程控制并重

项目初期,组织技术人员与质量监督人员深入作业现场,开展技术交底与质量监督工作。通过现场指导、首件验收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作业过程中的技术偏差与质量问题,确保项目起始阶段质量标杆得以树立。同时,定期开展过程质量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督促整改,保障项目整体质量。

(3)“三级检查”制度落实

项目实施“三级检查”制度,班组进行100%自检,项目部进行100%复检,公司总工办进行100%抽检。通过层层把关,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零缺陷。同时,建立质量问题台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与跟踪整改,确保问题闭环管理。

(4)质量奖惩机制激励

项目依据公司《质量管理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通过测绘成果质量检查及评定系统,对项目成果进行客观评定与真实统计。根据质量统计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与奖励,对质量不达标的团队进行通报批评并给予相应处罚,激励全员关注质量、保障质量,为项目高质量交付提供有力保障。

项目综合效益

01.社会效益

管网普查显著提高了管网管理水平和对社会服务的质量,减少了污水冒溢和道路塌陷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和安全系数。同时,改善后的城区社会环境条件将吸引更多投资,促进社会、经济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02.经济效益

主要体现在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健康水平、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等方面。此外,通过防治水污染,减少洪涝灾害对城市生产生活秩序的影响,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03.环境效益

排水管网普查项目实施后,大大降低了城市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浅层地下水资源,实现城市规划的水环境目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成都市金牛区排水管网普查项目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金牛区的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更为其他城市的排水管网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经验的积累,城市排水管网的管理水平将不断提升,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供稿: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